close
金融事件雖不會重複出現,卻會反覆上演。若要規避風險,就必須具備「地緣政治知識」、「熟稔金融歷史」及「旺盛的好奇心」,如此才能順應時代趨勢,隨之演變。
◎避險的第一步:了解中央銀行在做什麼。
紙幣是金融世界的基礎,因為它擁有和貴金屬同等的價值,然只有具獨立性國家的中央銀行,才能讓這張紙產生信用。
◎全球化停頓了嗎?別再投資只會帶來價格破壞的產業。
◎遇到大空頭和回檔時,雖無法避險,但如何應對?
市場行情走跌時,應把價格上漲的商品納入投資標的,再拿這些商品的獲利,買進因大空頭而變得便宜的金融商品。
◎藉推敲金融歷史,尋找適合的避險選項。
戰爭時,持有虛擬資產(如紙幣),將面臨通膨、國力與信心考驗,瑞士法郎、黃金與農地,應為可恃選項。

突破思維發想:
1.對資產運用最有幫助的知識與經驗,不是市場分析,應為對金融史的正確認知。
2.紙幣之所以能取代實質資產在市面上流通,是基於價值「交換」、「標準」與「保存」的權限。
3.市場資金氾濫,就會引發泡沫,如能成功顛覆投資信心,就會導致修正、回檔、重挫,甚至崩盤、蕭條。
4.任何以虛擬形式成立的貨幣機制,都必須憑恃有形資產作為擔保,才能產生市場與投資人賴以交易的信用。
5.能大幅躍進的人,其思考與行為幾乎無時間上的落差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