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學著稱的「供需理論」當供應大於需求時,價格必然下跌;當一堆人購買同一個標的物時,因需求大於供應,而造成價格上升。藉由非理性的群體現象讓價格出現偏離正軌,受此影響而投入資金的人較容易遭受資金減損的傷害。

在歷史上,相似的事件總是一次又一次重演,俗稱泡沫;從較久遠的荷蘭鬱金香事件和英國南海事件,到距今較近的連動債事件等,一次又一次反映,當過度貪婪淹沒理性良知時,市場總是會透過崩跌來快速修正錯誤的價格。

時至今日,人們並沒有因為時代的演進,而阻止了類似的價格錯亂事件發生,因此都得面對多年財產瞬間蒸發的慘痛教訓。在過往的歷史中可以看到,當群眾受到價格上漲所吸引時,便會忘記物件本身的價值是否合理;為避免受到錯誤價格的傷害,投資人必須透過理性來提醒自己,避免用過高的價格買進投資標的,因為用偏離合理價格越遠的價位成交,下跌的風險將遠高於上漲的機率。

理論上,投資人希望市場價格可以透過估價模型來預測走勢,然當多數人使用相同估價模型觀察同一個標的物時,必然會有類似的作為。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(John Maynard Keynes)除了在經濟學留下豐富的理論知識外,在投資方面也留下了一個「最大笨蛋理論」,以市場心理架構為基礎,來描述價格的非理性上升。

該理論認為,期貨和證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投機或賭博行為。比如說,你不知道某張股票的真實價值,為何會花20元去買1股呢?因為你預期有人會用更高的價錢從你那兒把它買走。投機行為的關鍵是,判斷有沒有比自己更蠢的笨蛋。如果找不出願出更高價格的笨蛋把它買走,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。

市場上有些投資者根本就不在乎股票的理論價格和內在價值。他們購入股票,只因為相信將來會有更傻的人以更高的價格從他們手中接下「看似有增值潛力的標的」,因為投資大眾對未來的判斷並不一致且不同步。

對於任何部分或總體消息,總有人過於樂觀預估,也總有人趨向悲觀。投資人必須了解,市場並非完全建築在價值理論上,人心狂熱的時候,理性的價值評估基準往往失效,便開始尋找下一個願意用更高價位購買的理由;在價格上升的過程中,市場反而會出現更多的利多消息來支撐上漲的理由,但瘋狂到了頂點,一切將回歸到應有的價值上。

投資人一旦進入市場,應盡可能保持理性,避免被市場消息所影響,並合理估算標的物價格。只要不追逐熱門標的、不買進離合理估值過遠的標的,自然可以避開資本市場所設下的陷阱,不致成為「市場笨蛋」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投資 基本面 價值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國之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