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友提問:

後天週五有國泰人壽的業務要向我推銷躉繳的保單,月配息投資500萬、每月領2萬(本金會波動的那種)。

她是我父母那輩的好友,我正在想拒絕的理由,因為看了你分析多篇有關儲蓄險的日誌,檢視我已繳清與現在手上未繳清儲蓄險保單,覺得真是不聰明。

備註:她說會退佣金給我(心中OS:那他們賺什麼)。

 

S.O.H答覆:

退佣金,因為獎金與升遷更誘人,這是互利的概念。

本金會波動!?那就不叫保險了!這就是標準的無責投資商品,顧名思義就是將風險完全轉嫁於要保人,也意味著金融從業人員素質低下,與投資環境的困窘,業者也只能斷尾求生。

500萬本金躉繳,每月領2萬。會接受這種商品規劃的人無非就是因為沒有賺現金流的門路,所以藉由年金保險圖個方便,不過基於本金可能波動考量,必須等到20年後才能見真章(500萬/2萬/12月=20.8年)。這樣你就明白為何我開門見山就說保險的設計原則不應該危及本金,投資人總不希望每月領的是自己的錢吧。

至於手頭的儲蓄型保單,既然已經投資下去了,不論是否繼續持有或做其它規劃,建議你多方思量,謹慎抉擇。謹記一個原則:縱有不好的投資商品,唯有荒誕的投資策略與行銷手法,虧損才會產生。

 

接下來,我藉由有價證劵投資取樣,分析與年金險相較之優劣,請看表列:

解盲:「年金險運作機制與優劣分析」.jpg

以年金保險論,5年後利息共領120萬(24萬X5年),假定本金未減損即解約,本利和620萬,報酬率24%。

以有價證劵投資論,取樣標準為台灣50權值最大前5名(不會有人傻到取最末5名吧),衡量價位設定在每年8月月線值,獲利報酬率在3.8%~249.7%區間。然而,我們必須認清自己沒有看準特定標的的精準眼光,因此投資自然是以分散風險為最高指導原則,故每檔投資金額設定為100萬(你可以參考我在股市大亨選拔賽的做法,就知道我不是事後諸葛),報酬率修正為100.1%,為年金保險報酬率的4倍。

 

當然,保險業者一定會用保險期間身故或是意外等理賠名目做為宣傳手法。很簡單,回歸保險與投資分開訴求,這樣投資報酬率會高些,保費會低些。我們總是在小事錙銖必較,卻不願意在人生重要的抉擇上多花點時間學習與思考,這也就是為何財富總是集中在5%的富人手裡,卻怎樣也奪不回來,只能甘心出賣勞力,過著不自由的生活。

以上建議供您參酌,不論最終抉擇為何,盈虧仍需自負。感謝您的提問,讓我有機會發言,並闡述金融界不為人知的一面。我是捷克論壇理財版主S.O.H,請多指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國之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