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_SPUCp_Stb9MITgK-VoIuQQ.png

2002年,美國以伊拉克政府擁有大殺傷力武器,並支援恐怖份子為由打算與其開戰。同年212日,時任國防部長倫斯斐被問及有關的證據時解釋:據我們所知,有『已知的已知』,我們知道我們知道;有『已知的未知』,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;但同樣存在『未知的未知』,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。

看似繞口令的言論,突顯所謂教育與資訊僅止於傳授()已知,對於未知始終隔著一層「愚笨之牆」,因人而異。

原因在於人們不一致的「過度自信」與「認知不足」,這也呼應我前次「集體弱智」的論述,故最好的決策永遠不會是決議,人的主觀意識會朝極端偏移與強固,直至崩毀然後反轉。

『未知的未知』雖無徵兆,總有端倪,局勢、勝負縱關強弱,但非已定,只要能有效誘()導變局走向,就能造就相較於他人的未知,獨佔先行者優勢。

換言之,決策品質才是成敗的關鍵,然後才是過程中應變的速度,這也是「選擇與努力」孰先孰後的大齋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國之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