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.jpg

「未來已來」

這是前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名稱,真切地道出時代急遽變遷,卻鮮少人意識到的窘迫。

演化,不僅止於達爾文探究的物種層面,還涵蓋科技演進。台灣過去在「農林畜牧」、「工業製造」及「科技研發」等領域表現傑出,在跨界銜接方面亦有卓越成效,博亞洲四小龍美譽。隨著網際網路打破資訊藩籬,地球村概念嚴重衝擊區域性經濟優勢,轉變為市場機制主導的自由競爭,機會如浮雲般稍縱即逝,如不具備開啟的條件與能力,簡直毫無勝算。

然而,在趨勢轉化的浪頭上,沉浸於過往榮景的台灣未能即時抓緊「創新整合」契機,在世界舞台上漸漸失去了光芒。

「大道至簡,存誠務實」

本書前著「我所看見的未來」獲獎無數,也列為各政府階層必讀典籍。時至今日,卻不見台灣社會、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有任何顯著改變,薪資調整跟不上物價漲幅,長期政爭更導致經濟條件不如他國。資訊爆炸時代,人們的注意力被掠奪,滿足於各種生活確幸而不願思索事物的本質與正確性,認知資源(腦礦)枯竭致行為偏差,故無一不知無一能改。

寶島台灣,最美的風景是人。然而,諸多爭議(一例一休、年改、兩岸、能源等)突顯民眾缺乏集體共識。唯有真誠,才能驅使群眾捨棄個人/黨派私慾,致力於國家人民福祉;唯有務實,才能在飛快變遷的時代裡,憑專業與創新在世界各地揚名;唯有遵循正道,才能在混沌迷茫之際放下歷史包袱,帶領台灣爭取國際認同與支持。

抱怨使人軟弱,將己身過錯歸咎他人。位居高層應大智若愚,傾聽民意,做出符合大眾利益的最佳決策;處於基層應自立自強,透過教育改革及廣泛閱讀增進核心能力與認知深度,在重要抉擇時刻勇於創造自己的未來。如此上下一心、同舟一命,台灣這片沃土將開出名為「愛與包容」的花朵,流芳百世。

「文官不貪財,武官不怕死,則天下平矣」

宋朝名將岳飛之感嘆,嘲諷著台灣政經社會的哀戚。放下私慾、成見,記取教訓,就能重新站上趨勢浪頭,體現寬廣的未來與橫生的機遇。福禍相依,在充滿轉機的時代,我們有責任為自己/下一代接受挑戰,讓台灣再次成為幸福國度,重返榮耀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世界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國之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