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Jun 20 Sat 2020 23:31
大避險
◎避險的第一步:了解中央銀行在做什麼。
- Jun 20 Sat 2020 10:54
每天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
被時間綁架的痛,只有自己最清楚。為什麼積極想要加快腳步,仍然無法逃離事情做不完的命運?其實,問題不是出在事情太多或動作太慢,而是缺少妥善規劃與調整心態。
◎拖延往往不是因為「不努力」,而是沒有「用對力」!與雜亂無章的思緒分手,每天鎖定一件最重要的事。
◎選定離開誘惑、設置提醒、督促自己的策略,找回專注力!
◎奪回時間的最佳方法是拒絕:沒有意義的事情、浪費時間的習慣、份內以外的任務。
◎重新掌握時間主導權:具體目標、階段細分、按表操課、PDCA。
- Jun 19 Fri 2020 22:26
共享經濟/斜槓世代發展研析(下)
- Jun 19 Fri 2020 21:23
共享經濟/斜槓世代發展研析(上)
武漢肺炎(COVID-19)2019年12月首次於中國發現,隨即2020年初迅速蔓延,造成全球大規模感染、封閉、經濟重創,多國媒體組織形容此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面臨最大的危機。
- Jun 07 Sun 2020 09:12
自慢3:以身相殉
創業是一個人變身的過程,從貧窮到富有、平凡到成功、能力不足到完備,每個階段都在向前、向上推升自己的人生境界。
創業家精神的核心之一是創新,尤其是以「破壞式創新」為社會帶來改變,亦如網路世界改變了人類的閱讀習慣,也改變了知識傳播的路徑,傳統紙媒面臨了「不創新,就滅亡」的威脅。
作者分享在創業路上跌倒、奮起的經驗與反思,整理出「創業十三律」、「創業私房學」等精準論述,期許有志讀者能持續精進,克服職涯發展所遭遇之阻礙。
突破思維發想:
1.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則下,金錢是計算自由的單位。
2.對時間的主導權,是每一位經營者應詳加思索的關鍵。
3.工作者可以瀟灑,創業者不能隨興。
4.持續力的關鍵:堅毅的決心、厚實的資本、縝密的計畫、務實的願景。
5.靠關係的生意做不大,恐一夕覆亡;眼望星空,腳踏實地。
6.成功者的特質:務實、敢夢。
7.尊敬,來自於對品德、學識、道德情操、與社會貢獻的投射,非金錢能夠比擬。
8.創業,僅有極少數人成功。
- Jun 06 Sat 2020 09:50
智商稅,越聰明的人越吃虧
面臨誘惑和恐懼時,人的智商就無法正常發揮。
◎「大家都這樣做,放心……」安全感使人智商降低
.貪心永遠能使智商驟降:龐氏騙局與薛丁格寶箱的故事。
.合群的代價:權威讓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,心智抵抗力迅速下降。
◎讓人把智商擺著不用,還心懷感謝?
.真理不再是重點,只要精彩故事能製造感動,人便忘了邏輯與判斷。
.群眾力量常表現在無知,連累聰明人買單。
◎製造負面想法,開心買單。
.情緒永遠是最大商機。
.飢餓行銷:越是難買到,就越想得到。
突破思維發想:
1.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欲取先予,免費是付費的開端。
2.提升自己的心智與判斷力,不要盲目迎合他人。
3.快速成功是一條歧路,但人們總是相信。
4.若非真正權威,勿試圖改變多數,獨善其身才是王道。
5.人的知識水準和心智防禦強度不成正比,信任是場賭注,千萬別押全部。
6.邏輯思維是把問題化繁為簡,找到解方。
7.以利相結的關係都禁不起考驗,機會庇護智者,不是照顧蠢材。
8.洗腦三部曲:資訊控制,行為干預,摧毀人格。
- Jun 06 Sat 2020 00:58
十倍勝,絕不單靠運氣
卓越是出於刻意的選擇、堅持紀律的結果。十倍勝企業的成功並非做了劇烈改革或較快的決策速度,而是他們遵循:
●二十哩行軍:具有強烈的目標導向,面對順境或逆境,都能以堅強的意志力確保策略與組織做法形成高度的一致性,帶領組織成員達成目標。
●先射子彈,再射砲彈:在發展過程中,在意的不是跑得比別人快或擁有最厲害的創意,而是先有實證依據,再集中資源做得比別人出色。
●超越死亡線: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,就是創造未來!這種建設性的偏執讓企業冒更低的風險,卻產生更卓越的成果。
●具體明確,有條理、方法,始終如一:以堅忍自持的態度,泰然接受無法控制的情況,盡最大努力轉變一切。
●重點不是運氣的數量(發生次數),而是運氣的質量(效益報酬)。
突破思維發想:
1.大者不一定恆大,快速適應者一定恆強。
2.自律,代表絕對的自由。
3.面對不確定性極高的局勢,分析能力固然重要,實際驗證更加重要。
4.好運總是偏愛堅持到底的人,請先設法存活下來。
5.考驗一個人是否真有一流頭腦,端視其能否抱持兩種對立的想法,仍能才思敏捷無礙。
6.未來沒有「新常態」,只有一連串的「非常態」。
- May 24 Sun 2020 13:37
防不勝防的卑鄙大人
人類擁有的每一種情緒都是為了生存演化而來,與其無知地「管理」壓抑,不如有效地「理解」與之共存。
在物競天擇的催化下,作者發現大約只有20%的人謹守道德規範,60%的人習於出賣與忌妒,最後20%擁有「反社會」與「自戀」人格(為了利益不惜使用暴力)。
對「人性本善」的錯誤假設,低估「負能量」的影響層面與誤解「正向心態」的適用範圍,是類盲目樂觀的原罪將導致人生一連串的挫敗,令人看不清社會的真實而無法應對,輕則苦痛、重則致死。
突破思維發想:
1.分辨人的意向並與之互動,維持自己的情緒穩定,是職場勝利的關鍵。
2.不善於思考的人,寧可相信違反邏輯的推論,卻總是忽略無處不在的事實。
3.切勿信任不可靠的人性,錯誤、憤怒、悔恨或憂鬱最大的來源,即是對人性的誤判。
4.運氣需要建立在實力與謀略之上,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。
5.聖人不死,大盜不止。
6.活力的泉源:不怕苦、不畏難,熱情、勇敢地迎接挑戰。
7.「自律」比紀律更重要,管理自己的人性,不斷學習、提升與成長。
8.溝通最重要的是基於「關愛」,討論「人性」。
9.情緒的真正主人必須做到轉換內心的認知與感受,而非一味地壓抑情緒、控制行為。
10.自尊與平等是為人處世最後的底線。
- May 23 Sat 2020 22:08
109年第一季投資報告整理與建議
- May 10 Sun 2020 15:02
連凱因斯也想學的38堂 極簡經濟學